【关注孩子】我学了这么多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,却还是教不好孩子
发布时间:2023-06-27 

前几天有幸作为助教参加了一场学校里的家庭教育讲座,老师讲得很好,家长听得认真,现场气氛热烈。结束后,很多家长意犹未尽,围着老师问问题,其中一个家长跟我闲聊:“我在我孩子出生前就开始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,读了不少书,也参加了不少讲座。我明明知道很多,可为什么还是教不好孩子呢?他还是不爱学习、一堆坏习惯,哎……”

 

联想到这个场景,发现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答案的家长不在少数。一方面,最近几年受疫情影响,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,家庭教育愈发受到重视;另一方面是这个问题可以延伸到一个更宏观更宽泛的问题——懂了很多道理,依然过不好这一生。不过从某种角度看,教好孩子比过好一生更难,因为后者只是探讨知行合一,前者不光要合一,还要施加给孩子这个对象。

 

解答这个问题可以用到老子《道德经》里提到的“道、法、术、器”的框架概念,简单来说,“道”是总纲、方向,“法”是规则、路径,“术”是技术、行为,“器”是资源、工具。

 

知乎上有个简单易懂的比喻,用开车来解释“道、法、术、器”。

 

有两个人开车去广州,一个开奥迪,一个开奥拓。谁先到广州?奥迪!奥迪比奥拓好。(强调“器”的重要性)

 

不一定!如果开奥迪的是新手。另外一个虽然开的是奥拓,但他是一名赛车手。那么奥拓车就可能先到。(“器”再好也不一定有用)


假如开奥迪的那个人驾驶技术很好,而开奥拓的人驾驶技术很差。谁先到呢?奥迪!奥迪比奥拓好,开奥迪的驾驶技术又好,这还有疑问吗?(“器”和“术”都好)

 

也不一定!虽然开奥迪的驾驶技术不错,但他走的是乡间小道,而开奥拓走的是高速公路,那么奥拓可能就先到。(“器”和“术”都好也不一定有用)


开奥迪的那个人驾驶技术很好,而且走的又是高速公路,谁先到呢?是奥迪?!(“器”“术”“法”都好)

 

还是不一定!开奥迪的人驾驶技术好,走的是高速公路,但如果往北京方向开,方向错了,速度越快,离广州越远。虽然开奥拓的人技术很差,走的还是羊肠小道,但他的方向是对的。所以谁先到广州,还是不一定。(“器”“术”“法”都好也不一定有用)

 

这个例子告诉我们,“道、法、术、器”四者是层层递进、缺一不可的。

 

家庭教育中同样存在“道、法、术、器”。

 

“道”

“道”就是家庭教育的大方向,你想要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,帮他塑造怎样的三观。这其中既需要你对孩子有足够的了解(因材施教),还需要你对他有足够的影响力(人格魅力)。通俗的讲,“道”就是家风。

 

“法”

“法”是路径。家庭教育的路径该怎么理解呢?其实就是边界和原则,它的存在框定了孩子在朝着目标前进的时候不会跑偏,比如绝对不能做违法犯罪的事情,不可以伤害自己或他人,要保障睡眠和饮食,照顾好自己的身体等。站在这个层面理解,“法”就是家规。

 

“术”

家庭教育中的“术”是指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巧。这个部分就是我们题干中涉及的“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”或各种育儿经验等。当我们把家风和家规定下来以后,执行过程就需要用到方法和技巧了。当孩子撒谎的时候,有的家长会选择言传身教,有的则可能粗暴打骂。显而易见,我们家庭教育中常用的“术”就是沟通技巧、激励方式、调动自驱力的方法等等。

 

“器”

关于家庭教育中的“器”就更好理解,比如提醒他早起的闹钟,提高他学习效率的电子设备,替代自己传授知识的教培机构,甚至学区房、国际学校等等,这些都可以统称为家庭教育的“器”。

 

理解了这些之后,我们就可以在宏观层面回答,“为什么我学了这么多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,还是教不好孩子呢?”。答案是我们只关注了“术”和“器”,“道”和“法”这两层更重要的部分却被忽视了。

 

比如说提高孩子学习成绩这件事,很多家长会运用心理学、教育学知识来制定一些计划表、激励措施、惩罚手段等,还会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将孩子送到知名的教育机构、甚至好的学区去上学。这就是将重点全部放在了“术”和“器”之上。

 

那么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“道”和“法”是什么呢?

 

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,是“法”;让他认识到学习的价值、明白学习的意义是“道”。

 

再次用开车来比喻的话,就是父母可以花大量的资源购置一款性能卓绝的跑车,也可以自己学习各种驾驶技术在旁指导孩子开车,但是绝对不能替孩子开车,也不能强势地替他选择走什么路,到什么地方。你可以给他介绍一些好开的、近一些的路,可以告诉他某某地方多么美丽多么棒,但是绝不能擅自替他做决定。

 

试想一下,如果你是驾驶员,那孩子只能是个乘客,看起来你很快就把他送到了终点站,可这真的是他想去的地方么?就算他真的想去,没有这一路的磨砺,他真的能将心安此处么?又或者你没替他开车,但是替他指定了目的地,这就等于把孩子当出租车司机,他可能一生都在路上,都在寻找些什么,找不到真正的目的地。

 

家庭教育也好,自我成长也罢,说穿了都是在“道”上面下功夫,当我们站在更高的维度,从“道”的层面去思考问题的时候,就不会那么焦虑和急功近利了。大方向一旦明确了,那家庭教育的整个走向就不会错,即使走得慢一点、艰难一点,但至少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。

 

心理咨询中非常强调认知和情绪的交互作用。如果只有认知上的领悟、没有情绪上的体验,就不会带来真正的改变,而只有情绪上的体验没有认知上的领悟,改变也不会持久。所以当你真正从心理学、教育学中获得了育儿知识以后,也别忘记了身为父母的初心:与孩子建立好亲子关系,给予成长中的他们爱与支持等积极正面的情绪体验。

 

当你用这些知识教育孩子的时候,记得问一问自己,我是出于什么目的?是为了达成功利性的目标、缓解攀比带来的焦虑、回避育儿无能时的暴怒还是出于真正的爱。

 

本文由歌特维康门诊部心理咨询师唐超撰写

更多内容,请您前往“上海歌特维康门诊部”公众号和视频号查看